对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思考1
里约残奥会亮点一、中国重剑团体冠军荣靖担任中国旗手
里约残奥会开幕式将于北京时间8日5时45分左右在里约马拉卡纳体育场举行。轮椅击剑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女子重剑团体冠军容静将在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残奥运动员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才能参加比赛。他们承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他们值得胜利,值得享受运动的快乐,也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掌声!为运动员们加油!
里约残奥会亮点二:中国代表团海外参赛人数最多
据了解,里约残奥会共有22个大项和528个小项,主要包括视觉残障、身体残障、智力残障三个方面。皮划艇和铁人三项是本届残奥会新增的比赛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视力障碍和身体障碍两大类比赛,包括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游泳等17个大项和328个小项。竞赛。这是我国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人数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海外举办的残奥会。
目前,残奥会开幕式的中国旗手已确定为伦敦残奥会女子轮椅击剑冠军荣晶。
里约残奥会亮点三、中国代表团优异的历史战绩
中国参加残奥会时间不长,但成绩却十分骄人。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2008年北京残奥会、2012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金牌数和奖牌数位居榜首以来,2016年伦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数和奖牌数均位居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全部是来自私营部门的业余运动员,平均年龄只有26岁。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仅14岁。与往届相比,本届残奥会中国新增运动员较多,重度残疾参赛人数也有所增加。平均受教育程度也是历届残奥会运动员中最高的。
关于冬季残奥会开幕式的思考范例文章2
体育馆外没有任何喧闹,除了地上“咚咚”的脚步声,一片寂静。但到了门口,我感觉健身房内部就像一个压缩机,把所有的音量都储存起来,然后放大……环顾四周去看看,汹涌的人群就像一个又一个大浪,而运动员们更是浪尖上的,让人坐立不安。
这不亚于常规的国际奥运会,彩旗漫天飞扬,激动人心的呐喊声,更重要的是残疾人超乎常人、不卑不亢的心。
当大家都在为跑步、轮椅赛跑等激动人心的项目呐喊时,我发现她在女子铁饼比赛中的身影是如此美丽。她是个盲人,戴着黑色眼罩。从她的年龄来看,她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她身材稍胖,手臂粗壮,鼻子高高的,嘴巴又长又大,一头乌黑的长发。绿叶自由垂落,自然之美。但她的战斗力让我惊讶。
她的手上抹了白色的防滑粉。她皱着眉头,不断地朝着指定的方向挥动右臂,让肌肉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但她还是没有挥出去……想起了眼前无尽的黑暗。她或许见过美,知道一切都是那么的珍贵……此时,她的右手已经达到了最大的行程,身体向前倾斜了45°,突然一用力,铁饼就飞了出去,仿佛它有翅膀。她越飞越远,掉到了大半个场地的地上。我拼命地为她鼓掌,仿佛她赢得了全世界。虽然看不到她的成就,但两颗心已经触动了!
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这一切,尊重一朵在冬日角落里独自绽放的梅花,尊重一小片绿枝叶,尊重这个世界,感受尽管残疾却坚强乐观的心!
关于冬季残奥会开幕式的思考范例文章3
有关北京残奥会的报道中出现最多的词是“梦想”。那些曾经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的残疾运动员,如今正在北京、在全世界面前生动地展现着生活的梦想——这个梦想不仅属于他们,也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悦双脚着地时的芭蕾梦,并没有因汶川地震的一条腿被残酷夺走而破灭。残奥会开幕之夜,李悦成为童话故事中更加尖刻的芭蕾公主。
轮椅网球运动员董芙丽7岁时在唐山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和右腿。照顾她的母亲在她19岁时因病去世。后来,相依为命的丈夫因车祸去世了……她似乎失去了一切。苦难中唯一的梦想就是:“一定能重获幸福和成功!”
乌苏拉(Ursula)是一位瑞士女孩,热爱登山。当她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安全螺栓从冰墙上掉下来,她跌入深渊……她失去了下肢,幸福地走出了生命的深渊。除了手动自行车的训练和比赛,我们还在实现一个更加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跃、董福利、乌苏拉……他们梦想成真的场景,是所有人类历史收藏中、所有记忆中最美丽、最感人的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正在帮助我们和人类实现几千年来仁人志士所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平等、和谐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有梦想,都渴望卓越。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跃、董福利和乌苏拉,还有更多的残疾人未能参加北京残奥会。他们的梦想或许还只是未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极其触目惊心的数字。平均每五六个家庭就有一名残疾人。感谢北京残奥会,我们更加关心这一庞大人群的生活状态和梦想。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说,在国外,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中国,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
“为什么中国的残疾人不愿意出门?”这个沉重的问题值得北京残奥会结束后思考。试想:不出门的残疾人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或者你可以分析一下他们不喜欢出门的一些原因: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如果家里有残疾人,父母和家庭将承受沉重的物质和精神负担。许多残疾人的生活仍然十分困难,没有勇气和心态去面对阳光。
——无障碍设施仍严重缺乏。北京残奥会让北京成为了无障碍城市,但对于全国来说,为残疾人提供的“无障碍”环境还严重不足。残疾人出门有很多障碍,只能选择呆在家里。
——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还不够。一个残疾人走在街上,一定会吸引很多目光,其中有怜悯,有好奇,有惊讶,甚至还有蔑视。他们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走出家门,面对这样的审视?
再过几天,北京残奥会就要结束了。它不应该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盛宴,而是对全民的一次思想启蒙和洗礼。希望它带来的“残奥效应”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重新审视和完善我们自己的心智和观念。
观看冬季残奥会开幕式后的感想范文4
奥运会不是简单的体育比赛,而是一种永远不会改变的信念。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许我们无法像运动员一样为祖国赢得金牌,也没有机会亲自参观赛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和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还可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gy168.com/html/tiyuwenda/10196.html